全站支持IPV6
收藏

登革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 > 登革热

登革热防制

来源: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15-05-13 浏览次数:

定义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极度疲乏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成长病毒携带者。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6天,可出现病毒血症,可使叮咬的伊蚊受感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是重要传染源。
  (二)传染途径
   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当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造成感染。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三)易感人群
   在新浒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浒区,发病以儿童为主,20岁以上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各血清型之间及与其他黄病毒属的病毒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本病广州浒于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

   在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台湾、广东和广西。登革热发生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海南省为3—12月。近年来登革热有扩大流行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该病流行范围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地区扩展,受害人群增多,并使影子活动季节延长,活动区域扩大,病毒在蚊体内增殖活跃,病毒的毒力增强。人口大量流动及现代化交通更能促成登革热的远距离扩散。
病原学
   登革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登革病毒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可存活5年,-70℃存活8年以上。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即可灭活,不耐酸,用洗涤剂、乙醚、紫外线、0.65%甲醛溶液可以灭活。
预防与控制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如果你15天前往登革热疫区,而怀疑自己得到登革热,则应赶快前往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曾前往登革热疫区,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1.控制传染源  
   地方性劣等区或可能浒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瑞,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忙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提高人群免疫力:疫苗预防接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健康提醒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临床表现
   本病感染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病死率极低。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为3/10000,死亡病倒绝大多数属于重型,方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椰海大道56号 邮编:570203 琼ICP备15001727号
建议使用 1024*768或更高的分辨率,IE8.0以上浏览器 ,累计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