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支持IPV6
收藏

免疫规划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流行性乙型脑炎

来源: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15-02-06 浏览次数:

1、什么叫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蚊媒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现况如何?
我国除西藏、新疆、青海外,全国其他省区均为乙脑流行区,但流行程度不等。在1957年、1966年和1971年先后曾发生三次乙脑爆发流行,后两次发病人数分别高达15万和17万多,发病率达20/10万以上。自1976年大量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以来,病例逐年下降,没有发生较大流行,但每年仍有1-2万病例。
我国乙脑流行的特点是:⑴由于乙脑通过蚊虫传播,因此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流行,约9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南方提前一个月;⑵高度的散在性,很少一户同时出现两例以上;⑶多发于学龄儿童,但非流行区的任何年龄均为易感人群。近五年来,我市乙脑发病率较低,本地阳性病例共5例,呈散发,其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是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家畜。本病在家畜中广泛存在, 如猪、马、牛、狗等都能感染, 感染后3~5天内有短期病毒血症, 多无明显症状, 偶尔可出现死亡。已被感染过的家畜有免疫力。因此, 动物出生后在第一个夏天的传染源作用最大。例如易感猪经过一个流行季节, 全部受感染, 而且病毒血症高峰比在人群中流行的高峰要早2~4周。加之猪每年屠宰,更新快, 易感数量大且分布广泛, 作为传染源的作用最大。
其他的家禽(如鸡、鸭)也可受染,但感染率低,不是主要传染源。人受到感染后, 在潜伏末期及发病初期, 有短期病毒血症,亦可成为传染源。
4、乙脑是怎么传播的?
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猪是乙脑的主要扩散宿主,感染有乙脑病毒的猪可提供大量病毒给蚊子,再经蚊子叮咬传染给人。
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易感人群是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为多,多数不出现症状,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在流行地区,人群中可有较高的免疫力,一般说来,易感者主要是10 岁以下的儿童。但在非流行区,人群多易感,无年龄差别。
6、感染乙脑后有哪些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高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由于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从大脑到脊髓的广泛病变,使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中枢受到损害。因此,孩子得病后,病情常十分凶险,患儿会很快陷入昏迷,伴失语、吞咽困难,甚至出现肢体瘫痪等。一旦抢救不及时,患儿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虽然大部分患儿经抢救治疗后,大约1~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少数孩子在得病6个月后,仍留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等严重后遗症,以致造成终身残疾。
7、如何预防乙脑?
(1)免疫接种:10岁以下儿童均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接种,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儿童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
(2)灭蚊防蚊: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不提倡露宿。
(3)健康教育:一旦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要及早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救治,尽可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8、如何接种乙脑疫苗?
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我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免疫程序为:满8月龄的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针;满24月龄(即2岁)的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二针。第一针要在1岁内完成,第二针要在2岁半内完成,成人也可以自愿自费接种。
9、什么样的人不能接种乙脑疫苗?
患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急慢性中耳炎,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癫痫、癔症、抽搐、高热惊厥史的人和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者或既往对抗生素、生物制品发生过敏的人;已知是免疫缺陷病及恶性肿瘤、艾滋病的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患者都有不宜接种乙脑疫苗。发热、急性传染病病人(包括恢复期)、慢性病的进展期和活动期应等疾病恢复后补种。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椰海大道56号 邮编:570203 琼ICP备15001727号
建议使用 1024*768或更高的分辨率,IE8.0以上浏览器 ,累计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