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支持IPV6
收藏

传染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

丝虫病

来源: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

定义
   该病是由丝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所引起。两种丝虫引起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危害流行区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流行病学
   男女老少均可感染。流行区微丝蚴感染率高峰多在21~30岁。班氏丝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病仅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我国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和台湾等16个省、市、自治区有丝虫病流行.病原学
   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病原体分别为班氏吴策线(Wuchereria bancrofti, 简称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Brugia malayi, 简称马来丝虫)。
(一)生活史
   丝虫的生活史需经两个发育阶段, 即成虫在终宿主人体内的发育、繁殖和幼丝虫在中间宿主(传播媒介)蚊体内的发育。我国的班氏和马来丝虫均不存在贮存宿主。
   含感染性幼虫蚊叮人吸血时, 感染性幼虫自蚊下唇逸出, 由蚊叮伤口侵入人体, 进入附近的淋巴管, 再移行至大淋巴管内, 经两次蜕皮发育至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 雌虫可产出微丝蚴。微丝蚴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循环。按微丝蚴在外周血液出现的规律可将丝虫分为周期型或亚周期型。我国的班氏和马来丝虫均为夜现周期型。
   蚊刺吸人血时, 将微丝蚴吸入蚊胃。微丝蚴脱去鞘膜, 穿过胃壁, 经体腔进入胸肌, 蜕皮2 次, 发育为第三期即感染性幼虫。幼丝虫在蚊体内只发育不繁殖。幼虫在蚊体发育所需时间, 班氏丝虫为10-14天, 马来丝虫约7.5天。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二)形态
   虫体细长, 乳白色, 头部略膨大, 口周有乳突2 圈, 每圈4 个。雌虫平均长86.1mm(班氏)和56.1mm(马来), 颈部稍细, 尾部略向腹面弯曲。雄虫较短小, 平均长37.6mm(班氏)和24.0mm(马来), 尾部向腹面弯曲2-3圈。
   微丝蚴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平均长260μm(班氏)和 220μm(马来)。在染色的固定标本, 显示体内有许多圆形细胞核,无核处依次为头端空隙、神经环、排泄孔、排泄细胞、肛孔等结构。马来微丝蚴尾端具2个尾核。
预防与控制
   1.普查普治 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普查应以1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
   2.防蚊灭蚊
   3.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
   ①对原阳性病人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②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临床表现
   急性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在班氏丝虫,如果成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即丝虫热。有些患者可仅有寒热而无局部症状,可能为深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表现。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因之而异:包括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除上述病变外,女性乳房的丝虫结节在流行区并不少见。此外,丝虫还偶可引起眼部丝虫病,脾、胸、背、颈、臂等部位的丝虫性肉芽肿,丝虫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内微丝蚴症等。
  隐性丝虫病的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超度增多,IgE水平显著升高,胸部X线透视可见中下肺弥漫性粟粒样阴影。

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椰海大道56号 邮编:570203 琼ICP备15001727号
建议使用 1024*768或更高的分辨率,IE8.0以上浏览器 ,累计访问人数: